在1919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衣著襤褸、表情頹喪的中國人在聖安東尼奧市中心漫無目的地遊蕩。一位充滿同情心的基督徒婦人上前去搭訕,問他有甚麽需要幫助的地方。這個人告訴她他的孤單,他希望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和他的中國同胞們學習英語。神打開這位婦人的心,她邀請她的基督徒朋友們開辦了一個英文學習班,用聖經作教材。富有同情心的基督徒為了幫助中國人,從浸信會、長老會、美以美各教會聚集到了一起。他們那時需要一個位居中心交通便利的地點作教室,市政府便允許他們使用在市議會旁曾經是西班牙總督的官邸作為聚會地點。後來因為行人道上人們吵雜的聲音, 他們在 「西商業街」找到一個樓上的房間,他們稱之為 「上房」,在那裡他們繼續學習英文并且敬拜神。

英文班辦得非常成功,很多中國人接受了耶穌基督。他們知道聖經教導新信徒要受洗,所以他們都在附近的浸信會接受了浸水禮。
1923年,教會的前身「中國福音差傳」正式成立,這是聖安東尼奧第一個華人浸信會。正如詩歌 「禾綑帶回來」所說的,一批批忠心的浸信會工人們持續不斷地把華人「帶回來」。 「麥子已經成熟了」,神應允了他們的禱告,他們成功了!

1940 年,教會搬遷到B大道601號。那時小小的禮堂只有三間教室,有时聖經課程只能安排在戶外上課,天冷時大家只好鑽進車子裏。1956年,教會用 「婦女傳道人協會」十萬元的捐款買了隔鄰的兩塊地,並且蓋了教育樓和禮拜堂。靠著神的祝福,當地華人人口和教會都得以大大增長。
最終,B大道局限的空間使得教會必須另尋他處。教會為此迫切禱告,1994 年,在教會後面的Valero石油公司用高於市面的價格收購了教會的土地。因著神所賜的這筆錢,教會得以在聖安東尼奧西北區——華人較為聚集的地區買了地,也就是現在教會所在地,教會擁有的三棟建築就是那時候開始修蓋起來的。